close

貢寮 宋紀妍 童玩節 畢業典禮 女悟空 

每天觀想能跟他在一起重修舊好生活,去感覺一切的真實感。若同時間他也在觀想,只是想的是不同事情。假若我觀想我們搬去巴黎定居,他同時在觀想他自己獨居在紐約。請問這該如何呢?Q:碰觸這本書是第六天 了,我相信整本書的內容。但是沒有辦法去給別人合理的解釋,讓他們相信這個秘密。疑問1: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心裡作用的關係,所以導致我們會發胖,吸引了更多的不愉快、糾紛…等等。那當在童年時期,也沒在注重外表的…(沒有心裡作用)…卻一樣往橫的長,一樣有不順心的事情。 疑問2:每天觀想能跟他在一起重修舊好生活,去感覺一切的真實感。若同時間他也在觀想,只是想的是不同事情。假若我觀想我們搬去巴黎定居,他同時在觀想他自己獨居在紐約。請問這該如何呢? A: 在回答您的問題之前,我要先說明一下: 每個人學習的途徑不同,我的方法只是千百萬法門中的一門而已,世上還有其它無數的選擇,沒有好壞高低之分,只有適不適合自己的問題而已。所以無論看到此篇文章的朋友喜歡或厭惡我的看法,請容許我用自己的想法來回覆,內容僅供各位參考,謝謝。 回覆1:我認為童年時期一樣是有自主想法的。不知道您指的童年時期是幾歲到幾歲呢?娃兒看似沒有想法,其實他們的意識可強得哩~尤其是求生意識,即使是一歲以下嬰幼兒也是一樣。這是生物的本能。三歲小孩的想法,可能比三十歲的大人的想法更具創造力。為什麼呢?因為他們的思想還沒被「污染」的很嚴重,他們不會有太多的「負面」跟「不可能」,就是純然的要求h與相信,所以他們跟宇宙的連結是比大人更強的。你可以問一個更激烈的問題:為什麼常看到嬰兒被虐待致死的新聞?難道也是那些嬰兒吸引來的嗎? 我只能說這個無法單用吸引力法則來解釋,宇宙也不是只有一條吸引力法則。我們可能要更深入思考一個問題:為什麼他們會出生在那些家庭?它背後的原因是什麼? 從靈魂的角度來看,生命是不滅的。它是永遠的能量與存有。舉例說明:就好像在我們穿衣服。 今天我想體驗紳士,所以我穿西裝; 明天我想體驗輕鬆,所以我穿T恤; 後天我想體驗時尚,所以我穿亞曼尼… 時間過了,體驗完了,衣服就換了。 對應於人類,衣服就是我們的肉體。「我」是「我」,「我」不是「衣服」。即使「衣服」換了,「我」仍存在。 而這些遭遇是他們在投身地球之前就已設定好的「行程」之一。這是他們「要求」的體驗。所以我們對所發生的事做任何的判斷與批評。 回覆2:假如您設定的目標是人,會有所謂「自主意識」的問題。您有您的想法,您的「他」也有他的想法。您無法替任何人思考和感覺。所以您的職責就是自己。您能做就是愛自己,讓自己感覺美好,這美好的頻率散發出來,就有機會去感化您的他。 我個人的經驗是因為我比較常運用吸引力法則,所以相較之下會比較熟練,而多數人都是讓自己處於「自動導航」、「默許創造」的狀態,所以就算我遇到有「自主意識」的情況,宇宙仍會安排一連串的「巧合」讓我願望成真。以您的狀況舉例,宇宙就會讓他有一些體驗,而他會改變想法,自己就將紐約移到巴黎,您根本不用介入,事情就會被搞定。 假如您們兩位觀想的方式都正確而且內心也很篤定,那後續的安排只有宇宙知道。我能確定的是:一切都是宇宙對您最好的安排。所以您要相信宇宙,要有耐心,並且感謝在您生命所發生的一切人、事、物。 祝福您!

 

2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林士傑 的頭像
    林士傑

    周玉蔻

    林士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